笏组词
[xuán hù] 
墨锭。
[zān hù] 
冠簪和手板。古代笏以书事,笏笔以备书。臣僚奏事。执笏簪笔即谓簪笏。比喻官员或官职。
[miǎn hù] 
礼冠与手版,皆古代王公大官之服饰,因以指仕宦者。
[shuǎng hù] 
借指孤高有致的僚属。笏﹐大臣上朝时携带的手版。
[zhān hù] 
南宋朝参仪式的一种。
[yīng hù] 
冠带和手板。亦借指官吏。
[jī zéi hù] 
唐德宗时﹐朱泚谋反﹐召段秀实议事﹐秀实以笏击泚﹐大骂﹐被杀。见《新唐书.段秀实传》。后以'击贼笏'为称颂忠贞或正气凛然的典实。
[hù chuáng] 
《旧唐书.崔神庆传》:'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群从数十人﹐趋奏省闼。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迭于其上。'后因以'笏床'为子孙多作显官的典故。
[yī hù] 
笏为古代朝会时所执的手板,长方形。后因以一笏表示物之狭长者。古称银五十两为一笏,相当于一锭。
[chuí shēn zhèng hù] 
大带下垂。
[hái hù] 
以称坚持原则而不惜弃官。
[bǎn hù] 
即笏,手板。
[mù hù] 
木制手板。
[hù bǎn] 
即笏﹐手板。
[páo hù] 
古代官员上朝时穿的官服和手拿的笏板
[zhǔ hù] 
见'拄笏看山',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zhǔ hù kàn shān] 
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jìn hù] 
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
[hù tóu] 
宋人称方团球路花纹为'笏头'。
[lán hù] 
穿襕袍,执手板。古代官吏朝会时的服饰。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