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释义
报错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后圣”。荀子早年游学于齐国,因学问博大,曾三次担任当时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稷下学宫的主要思想家田骈已于齐襄王时故去,齐国需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子因此三次出任祭酒一职。后齐国有人诋毁荀子,于是便前往楚国,被春申君任命做了兰陵(今山东省兰陵县境内)县令,春申君去世后,荀子被免职后居家兰陵,著书讲学,去世后葬于兰陵。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有着相当显著的贡献,所著《荀子》一书,又名《荀...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