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藩属国

百科释义

报错

藩属国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常见的政治形式。周朝时,周王实行分封制,赋予王室贵族以及功臣“诸侯”的名号,让他们治理周王朝的土地。而这些诸侯管理的国家,如秦国、赵国、齐国等,就是藩属国。这些诸侯有在土地上独立发展的权力,可以适应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政策等。当然,他们也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域、为周作战、纳税交贡、朝见天子五大义务。《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土地国有的思想,由此滥觞。后来,中原王朝便把“藩属国”的概念引入到外交体系上去。这时“藩属国”不只是中原内的侯国,而是广涉海外了。这时藩属国有了内外之分。到了清朝,外藩属国数量变得不少。《大清一统志》...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