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作者】韩愈 【朝代】
拼音
niǎo
yǒu
cháng
yuān
zhě
zhōng
nián
bào
cùn
chéng
kǒu
xián
shān
shí
xīn
wàng
hǎi
píng
miǎo
miǎo
gōng
nán
jiàn
mìng
qīng
rén
jiē
zào
shǎng
zhuān
jīng
xiū
wéi
yīng
jǐn
shēng
cán
chuán
zhù
bào
chóu
míng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雠名。
鸟类中也有的懂得报仇的,能耐虽小却奋斗不停。嘴里衔着山上的细石,希望把那滔滔大海填平。看不见有多大的功效,依然视死如归往前行。人们都讥笑此举太荒唐可笑,只有我欣赏其精诚专一。何必考虑这没有终止的日期?本应如此度过一生。问心无愧报仇事,哪怕《刺客传》中不曾留名。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自称郡望为昌黎韩氏,为韩姓三大郡望之一,昌黎郡在今天辽宁义县。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其诗风力求奇崛险怪,与孟郊并称“韩孟”,以他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的重要流派。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