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答李翊书
liù
六
yuè
月
èr
二
shí
十
liù
六
rì
日
yù
愈
bái
白
lǐ
李
shēng
生
zú
足
xià
下
shēng
生
zhī
之
shū
书
cí
辞
shèn
甚
gāo
高
ér
而
qí
其
wèn
问
hé
何
xià
下
ér
而
gōng
恭
yě
也
néng
能
rú
如
shì
是
shuí
谁
bù
不
yù
欲
gào
告
shēng
生
yǐ
以
qí
其
dào
道
dào
道
dé
德
zhī
之
guī
归
yě
也
yǒu
有
rì
日
yǐ
矣
kuàng
况
qí
其
wài
外
zhī
之
wén
文
hū
乎
yì
抑
yù
愈
suǒ
所
wèi
谓
wàng
望
kǒng
孔
zi
子
zhī
之
mén
门
qiáng
墙
ér
而
bù
不
rù
入
yú
于
qí
其
gōng
宫
zhě
者
yān
焉
zú
足
yǐ
以
zhī
知
shì
是
qiě
且
fēi
非
xié
邪
suī
虽
rán
然
bù
不
kě
可
bù
不
wéi
为
shēng
生
yán
言
zhī
之
shēng
生
suǒ
所
wèi
谓
lì
立
yán
言
zhě
者
shì
是
yě
也
shēng
生
suǒ
所
wèi
为
zhě
者
yǔ
与
suǒ
所
qī
期
zhě
者
shèn
甚
shì
似
ér
而
jǐ
几
yǐ
矣
yì
抑
bù
不
zhī
知
shēng
生
zhī
之
zhì
志
qí
蕲
shèng
胜
yú
于
rén
人
ér
而
qǔ
取
yú
于
rén
人
xié
邪
jiāng
将
qí
蕲
zhì
至
yú
于
gǔ
古
zhī
之
lì
立
yán
言
zhě
者
xié
邪
qí
蕲
shèng
胜
yú
于
rén
人
ér
而
qǔ
取
yú
于
rén
人
zé
则
gù
固
shèng
胜
yú
于
rén
人
ér
而
kě
可
qǔ
取
yú
于
rén
人
yǐ
矣
jiāng
将
qí
蕲
zhì
至
yú
于
gǔ
古
zhī
之
lì
立
yán
言
zhě
者
zé
则
wú
无
wàng
望
qí
其
sù
速
chéng
成
wú
无
yòu
诱
yú
于
shì
势
lì
利
yǎng
养
qí
其
gēn
根
ér
而
qí
俟
qí
其
shí
实
jiā
加
qí
其
gāo
膏
ér
而
xī
希
qí
其
guāng
光
gēn
根
zhī
之
mào
茂
zhě
者
qí
其
shí
实
suì
遂
gāo
膏
zhī
之
wò
沃
zhě
者
qí
其
guāng
光
yè
晔
rén
仁
yì
义
zhī
之
rén
人
qí
其
yán
言
ǎi
蔼
rú
如
yě
也
yì
抑
yòu
又
yǒu
有
nán
难
zhě
者
yù
愈
zhī
之
suǒ
所
wèi
为
bù
不
zì
自
zhī
知
qí
其
zhì
至
yóu
犹
wèi
未
yě
也
suī
虽
rán
然
xué
学
zhī
之
èr
二
shí
十
yú
余
nián
年
yǐ
矣
shǐ
始
zhě
者
fēi
非
sān
三
dài
代
liǎng
两
hàn
汉
zhī
之
shū
书
bù
不
gǎn
敢
guān
观
fēi
非
shèng
圣
rén
人
zhī
之
zhì
志
bù
不
gǎn
敢
cún
存
chù
处
ruò
若
wàng
忘
xíng
行
ruò
若
yí
遗
yǎn
俨
hū
乎
qí
其
ruò
若
sī
思
máng
茫
hū
乎
qí
其
ruò
若
mí
迷
dāng
当
qí
其
qǔ
取
yú
于
xīn
心
ér
而
zhù
注
yú
于
shǒu
手
yě
也
wéi
惟
chén
陈
yán
言
zhī
之
wù
务
qù
去
jiá
戛
jiá
戛
hū
乎
qí
其
nán
难
zāi
哉
qí
其
guān
观
yú
于
rén
人
bù
不
zhī
知
qí
其
fēi
非
xiào
笑
zhī
之
wèi
为
fēi
非
xiào
笑
yě
也
rú
如
shì
是
zhě
者
yì
亦
yǒu
有
nián
年
yóu
犹
bù
不
gǎi
改
rán
然
hòu
后
shí
识
gǔ
古
shū
书
zhī
之
zhèng
正
wěi
伪
yǔ
与
suī
虽
zhèng
正
ér
而
bù
不
zhì
至
yān
焉
zhě
者
zhāo
昭
zhāo
昭
rán
然
bái
白
hēi
黑
fēn
分
yǐ
矣
ér
而
wù
务
qù
去
zhī
之
nǎi
乃
xú
徐
yǒu
有
de
得
yě
也
dāng
当
qí
其
qǔ
取
yú
于
xīn
心
ér
而
zhù
注
yú
于
shǒu
手
yě
也
gǔ
汩
gǔ
汩
rán
然
lái
来
yǐ
矣
qí
其
guān
观
yú
于
rén
人
yě
也
xiào
笑
zhī
之
zé
则
yǐ
以
wéi
为
xǐ
喜
yù
誉
zhī
之
zé
则
yǐ
以
wéi
为
yōu
忧
yǐ
以
qí
其
yóu
犹
yǒu
有
rén
人
zhī
之
shuō
说
zhě
者
cún
存
yě
也
rú
如
shì
是
zhě
者
yì
亦
yǒu
有
nián
年
rán
然
hòu
后
hào
浩
hū
乎
qí
其
pèi
沛
rán
然
yǐ
矣
wú
吾
yòu
又
jù
惧
qí
其
zá
杂
yě
也
yíng
迎
ér
而
jù
距
zhī
之
píng
平
xīn
心
ér
而
chá
察
zhī
之
qí
其
jiē
皆
chún
醇
yě
也
rán
然
hòu
后
sì
肆
yān
焉
suī
虽
rán
然
bù
不
kě
可
yǐ
以
bù
不
yǎng
养
yě
也
xíng
行
zhī
之
hū
乎
rén
仁
yì
义
zhī
之
tú
途
yóu
游
zhī
之
hū
乎
shī
诗
shū
书
zhī
之
yuán
源
wú
无
mí
迷
qí
其
tú
途
wú
无
jué
绝
qí
其
yuán
源
zhōng
终
wú
吾
shēn
身
ér
而
yǐ
已
yǐ
矣
qì
气
shuǐ
水
yě
也
yán
言
fú
浮
wù
物
yě
也
shuǐ
水
dà
大
ér
而
wù
物
zhī
之
fú
浮
zhě
者
dà
大
xiǎo
小
bì
毕
fú
浮
qì
气
zhī
之
yǔ
与
yán
言
yóu
犹
shì
是
yě
也
qì
气
shèng
盛
zé
则
yán
言
zhī
之
duǎn
短
cháng
长
yǔ
与
shēng
声
zhī
之
gāo
高
xià
下
zhě
者
jiē
皆
yí
宜
suī
虽
rú
如
shì
是
qí
其
gǎn
敢
zì
自
wèi
谓
jǐ
几
yú
于
chéng
成
hū
乎
suī
虽
jǐ
几
yú
于
chéng
成
qí
其
yòng
用
yú
于
rén
人
yě
也
xī
奚
qǔ
取
yān
焉
suī
虽
rán
然
dài
待
yòng
用
yú
于
rén
人
zhě
者
qí
其
xiào
肖
yú
于
qì
器
xié
邪
yòng
用
yǔ
与
shě
舍
shǔ
属
zhū
诸
rén
人
jūn
君
zi
子
zé
则
bù
不
rán
然
chù
处
xīn
心
yǒu
有
dào
道
xíng
行
jǐ
己
yǒu
有
fāng
方
yòng
用
zé
则
shī
施
zhū
诸
rén
人
shě
舍
zé
则
chuán
传
zhū
诸
qí
其
tú
徒
chuí
垂
zhū
诸
wén
文
ér
而
wèi
为
hòu
后
shì
世
fǎ
法
rú
如
shì
是
zhě
者
qí
其
yì
亦
zú
足
lè
乐
hū
乎
qí
其
wú
无
zú
足
lè
乐
yě
也
yǒu
有
zhì
志
hū
乎
gǔ
古
zhě
者
xī
希
yǐ
矣
zhì
志
hū
乎
gǔ
古
bì
必
yí
遗
hū
乎
jīn
今
wú
吾
chéng
诚
lè
乐
ér
而
bēi
悲
zhī
之
jí
亟
chēng
称
qí
其
rén
人
suǒ
所
yǐ
以
quàn
劝
zhī
之
fēi
非
gǎn
敢
bāo
褒
qí
其
kě
可
bāo
褒
ér
而
biǎn
贬
qí
其
kě
可
biǎn
贬
yě
也
wèn
问
yú
于
yù
愈
zhě
者
duō
多
yǐ
矣
niàn
念
shēng
生
zhī
之
yán
言
bù
不
zhì
志
hū
乎
lì
利
liáo
聊
xiāng
相
wèi
为
yán
言
zhī
之
yù
愈
bái
白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言,李生足下:你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而那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卑和恭敬呀。能够这样,谁不愿把把立言之道告诉你呢?儒家的仁义道德归属于你指日可待,何况它的外在形式文章呢?不过我只是所谓望见孔子的门墙而并未登堂入室的人,怎么足以能辨别是或非呢?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跟你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所说的要著书立说的看法,是正确的,你所做的和你所期望的,很相似并很接近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所取用呢,还是希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希望胜过别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已胜过别人并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如果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那就不要希望它能够很快实现,不要被势利所引诱,要像培养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像给灯加油而等它放出光芒。根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预期成熟,灯油充足灯光就明亮,仁义之人,他的文辞必然和气可亲。不过还是有困难之处,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还是没有?虽然如此,我学习古文已有二十多年了。开始的时候,不是夏商周三代西东两汉的书就不敢看,不合乎圣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静处的时候像忘掉了什么,行走时好像遗失了什么,矜持的样子像在思考,茫茫然像是着了迷。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的时候,想要把那些陈旧的言词去掉,这是很艰难的呀!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像这种情况也有不少年,我还是不改自己的主张。这样之后才能识别古书中道理的真与假,以及那些虽然正确但还不够完善的内容,清清楚楚黑白分明了,务必去除那些不正确和不完善的,这才慢慢有了心得。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了。再拿这些文章给别人看时,非笑它我就高兴,称赞它我就担忧,因为文章里还存有时人的意思和看法。像这样又有些年,然后才真是像大水浩荡一样文思奔涌了。我又担心文章中还有杂而不纯的地方,于是从相反方向对文章提出诘难、挑剔,平心静气地考察它,直到辞义都纯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加深自己的修养。在仁义的道路上行进,在《诗》《书》的源泉里游弋,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头,终我一生都这样做而已。文章的气势,就像水;语言,就像浮在水上的东西。水势大,那么凡是能漂浮的东西大小都能浮起来。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气势充足,那么语言的短长与声音的扬抑就都会适当。虽然这样,难道就敢说自己的文章接近成功了吗!即使接近成功了,被人用时,别人能得到什么呢?尽管如此,等待被人采用的见解,难道就像器具一样吗?用或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这样,思考问题本着仁义原则,自己行事有一定规范,被任用就在人们中推行道,不被用就把道传给弟子,把道借文章流传下去为后世效法。像这样,是值得高兴呢,还是不值得高兴呢?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为今人所弃,我实在为有志于古的人高兴,也为他悲伤,我一再称赞那些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只是为了勉励他们,并非敢随意表扬那些可以表扬、批评那些可以批评的人。向我问道的人有很多了,想到你的意图不在于功利,所以姑且对你讲这些话。韩愈言。
李翊:唐贞元十八年(年)进士,时权德舆主持礼部考试,祠部员外郎陆惨为副,韩愈荐李翊于陆惨,遂中第。下而恭:谦虚而恭敬。其外之文:作为道德之外部表现形式的文章。抑:不过,可是,转折连词。望孔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谦称自己对于圣人之道还是一个未能登堂入室的门外汉。立言:著书立说。蕲:同祈,求,希望。诱于势利:为眼前的势利所诱惑。根:比喻道德、学问的修养。实:果实,喻立言作文。遂:长得好。沃:多,充足。晔:明亮。蔼如:和蔼温顺的样子。两汉:指西汉和东汉。陈言:没有表现力的陈词滥调。务去:务必除去。戛戛:吃力的样子。昭昭然:明白清晰的样子。汩汩然:水流急速的样子,喻文思泉涌。说:同悦,喜欢。迎而距之:试图从反面去批驳自己的文章,以检验其是否精纯。距同拒,抗拒,此指批驳。养:培养、充实自己。行之乎仁义之途:在儒家仁义之坦途上前进。游之乎诗书之源:在《诗经》、《尚书》等儒家思想的源泉中遨游。气盛:指文章的思想纯正、内容丰富。几于成:几乎达到完美无缺的地步。肖于器:像一件有固定用处的器物。舍:不用。属诸人:完全取决于别人。处心有道:心中有主见,即以儒家的思想、道德来考虑问题。行己有方:行为有准则。希:同稀,少人。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不敢随便褒奖自己认为可褒奖的人,贬斥自己认为可贬斥之。不志乎利:用心不在于求利。
来源:>> 来源:
韩愈认为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是为文的前提。他在《答李翊书》的开头说:“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有日矣,况其外文乎?”由此可见,他认为德是文章的内核,文是德之载体,或者说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这和他所一贯倡导的“文以载道”说是相一致的。如,他在《争臣论》一文中说:“君子居其位,则思死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在《答李秀才书》中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耳。”那么,“道”和“文”怎样能相促相长,达到较高的水准呢?他在《答李翊书》的...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自称郡望为昌黎韩氏,为韩姓三大郡望之一,昌黎郡在今天辽宁义县。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他的这种有神论思想,适应了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文学上,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主张文以载道,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是一个语言巨匠。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其诗风力求奇崛险怪,与孟郊并称“韩孟”,以他为代表的韩孟诗派是中唐诗坛的重要流派。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