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经破薛举战地
xī
昔
nián
年
huái
怀
zhuàng
壮
qì
气
tí
提
gē
戈
chū
初
zhàng
仗
jié
节
xīn
心
suí
随
lǎng
朗
rì
日
gāo
高
zhì
志
yǔ
与
qiū
秋
shuāng
霜
jié
洁
yí
移
fēng
锋
jīng
惊
diàn
电
qǐ
起
zhuǎn
转
zhàn
战
cháng
长
hé
河
jué
决
yíng
营
suì
碎
luò
落
xīng
星
chén
沉
zhèn
阵
juǎn
卷
héng
横
yún
云
liè
裂
yī
一
huī
挥
fēn
氛
lì
沴
jìng
静
zài
再
jǔ
举
jīng
鲸
ní
鲵
miè
灭
yú
于
zī
兹
fǔ
俯
jiù
旧
yuán
原
shǔ
属
mù
目
zhù
驻
huá
华
xuān
轩
chén
沉
shā
沙
wú
无
gù
故
jì
迹
jiǎn
减
zào
灶
yǒu
有
cán
残
hén
痕
làng
浪
xiá
霞
chuān
穿
shuǐ
水
jìng
净
fēng
峰
wù
雾
bào
抱
lián
莲
hūn
昏
shì
世
tú
途
jí
亟
liú
流
yì
易
rén
人
shì
事
shū
殊
jīn
今
xī
昔
zhǎng
长
xiǎng
想
tiào
眺
qián
前
zōng
踪
fǔ
抚
gōng
躬
liáo
聊
zì
自
shì
适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一挥氛沴静,再举鲸鲵灭。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
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英气逼人,提戈持节,英勇杀敌。心胸高如空中的朗朗晴日,志节如同秋霜一样纯洁。移动其优势兵力迅速如闪电,其势如长河的奔涌,一泻而出。薛军的营垒如同天外星陨,顷刻粉碎沉落,而兵阵亦如风卷横云,顿时四分五裂。这样,一次大战,使得敌军气焰大为收敛,再次战斗,就将凶暴的敌人彻底消灭。停下有华盖的帝王之车,俯视着旧日激战的川原。当年双方激战的痕迹,似乎被沉沙掩埋,只有军灶还依稀地残留着一点痕迹。水波在晚霞的照射下,多么明净,峰峦有如莲花,在薄雾的笼罩中,显得朦朦胧胧。斗转星移,世界转眼之间千变万化,人间万物,今昔非比。想想多年来的沙场浴血奋战,看着眼前的太平天下,才深感自慰。
薛举:隋末地方割据势力的头目之一。他控制了陕甘交界的地区,号称西秦霸王。提戈:拿起武器。仗节:有符节可持。节,符节。《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太宗于击薛举时已封为秦国公,已执掌了军权。与:一作比。移锋:移动其优势兵力。锋,兵器的尖端,引申为尖锐犀利。惊电起:喻行动之迅速如闪电。长河:大河。决:冲破堤岸。营碎:军营被攻破。碎,破。落星:比喻名人的死亡。阵卷:阵地被席卷。横云:横列的众多的敌兵。云,在这里比喻敌兵之多。氛:预示灾祸的凶气。《国语楚上》:故先王之为台榭也,榭不过讲军实,台不过望氛祥。注:凶气为氛,吉气为祥。沴:即沴气。灾害不祥之气。鲸鲵:即鲸。比喻为凶恶之敌。曹冏《六代论》:扫除凶逆,剪灭鲸鲵。于兹:现在。俯:俯视。原:宽阔平坦之地。在这里指战场。《尔雅释地》:广平日原。属目:注目。驻:停留,停下来。华轩:指贵人乘坐的车子。沉沙:指战后被沙土埋没的兵器。故迹:指战争年代留下来的痕迹。减灶:战国时,魏将庞涓攻韩,齐将田忌、孙膑率师攻魏救韩。孙膑以魏军一向恃勇轻敌,因于进军时故意逐日减少宿营地的灶数,表示士卒逃亡,军无斗志,引诱魏军来追,而于马陵道设伏兵以待。庞涓果中计,追至马陵道遇伏,大败,庞涓阵亡(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抱:一作拖。世途:人世的道路。亟:屡。流易:变化,移动不定。人事:人世上的各种事情。踪:踪迹。抚躬:抚摸着身体。自适:自感惬意。适,惬意,高兴。
来源:>> 来源:作者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被迫退位,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唐太宗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