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遣兴
jì
骥
zi
子
hǎo
好
nán
男
ér
儿
qián
前
nián
年
xué
学
yǔ
语
shí
时
wèn
问
zhī
知
rén
人
kè
客
xìng
姓
sòng
诵
dé
得
lǎo
老
fū
夫
shī
诗
shì
世
luàn
乱
lián
怜
qú
渠
xiǎo
小
jiā
家
pín
贫
yǎng
仰
mǔ
母
cí
慈
lù
鹿
mén
门
xié
携
bù
不
suí
遂
yàn
雁
zú
足
xì
系
nán
难
qī
期
tiān
天
dì
地
jūn
军
huī
麾
mǎn
满
shān
山
hé
河
zhàn
战
jiǎo
角
bēi
悲
tǎng
傥
guī
归
miǎn
免
xiāng
相
shī
失
jiàn
见
rì
日
gǎn
敢
cí
辞
chí
迟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骥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学语的时候。就知道问家里来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诵我的的诗了。世道不太平可怜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贫困,全部仰仗你母亲来照应。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知道何时才能互通音信。全国到处是举着麾旗的军队,战乱不止。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
⑴遣兴(xìng):寄兴。 ⑵骥子: 儿子宗武的小名,这一年刚五岁。 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 :(骥子三岁时)知道问家里来人来客的姓名,能背诵他父亲的诗。这是称赞骥子的颖悟。 ⑷渠:他,指骥子。 ⑸鹿门携不遂:意思是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鹿门,山名,在襄阳(今属湖北)境内,汉江东岸。东汉末,天下大乱, 携全家隐居于此。后成为隐居地的代称。 ⑹雁足系(jì)难期:意思是难以料定何时才能互通音信。雁足,事见《汉书· 传》,大意是,汉求苏武 ,匈奴单于诡言已死。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大泽中,于是声称:汉天子射上林苑中,得雁,足系帛书,知武所在。单于大惊,只好放还苏武。 ⑺天地军麾(huī)满,山河战角悲:形容全国各地都处于战乱之中。军麾,军旗。 ⑻傥(tǎng)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面,决不拖延。傥,通“倘”,如果。免相失,免于离散。迟,延迟。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
杜甫有二子,长子名宗文,次子名宗武,宗武乳名骥子。《遣兴》这首怀念的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于全篇。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就能问知来客的姓名及能背诵杜甫的诗句;杜甫通过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极力把儿子宗武可怜可爱、天真无邪的神态表达出来,激起读者的同情,催发读者亲子之情。[3] 中间两联“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写骥子当前的遭遇,因逢“世乱”,居无定所,又值父...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