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dǐ
底
chù
处
píng
凭
lán
栏
sī
思
miǎo
眇
rán
然
gū
孤
shān
山
tǎ
塔
hòu
后
gé
阁
xī
西
piān
偏
yīn
阴
chén
沉
huà
画
zhóu
轴
lín
林
jiān
间
sì
寺
líng
零
luò
落
qí
棋
píng
枰
fēng
葑
shàng
上
tián
田
qiū
秋
jǐng
景
yǒu
有
shí
时
fēi
飞
dú
独
niǎo
鸟
xī
夕
yáng
阳
wú
无
shì
事
qǐ
起
hán
寒
yān
烟
chí
迟
liú
留
gèng
更
ài
爱
wú
吾
lú
庐
jìn
近
zhǐ
只
dài
待
chūn
春
lái
来
kàn
看
xuě
雪
tiān
天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1]端上人:名端的和尚。上人:和尚的尊称。[2]底处:何处。阑:栏杆。渺:高远,辽远。[3]偏:边。[4]阴沉画轴: 人身处佛地,古木参天而暮色苍茫,眼前图景如一幅褪色的画。阴沉:黯淡。[5]枰:棋盘。葑:菰根,俗称茭白根。葑上田:又称架田。古人活用水田,将木框浮于水面,框内充满葑泥,水涨水落而架田不颠覆。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
林逋隐居杭州时,在西湖孤山结庐。孤山之有孤山寺,这是他常常喜欢登览的胜地。该写一个秋日的傍晚,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内饱览山上风景。诗以素淡的笔触,描绘出幽邃的景色,造成一神幽寂的意境。而这种境界,正是林逋这位幽人(隐士)所眷恋的。首联破题领起:诗人凭栏远望的地点在孤山寺端上人房;至于房的方位,孤山塔后有一座阁,房间就在此座寺阁的西边。诗人凭阑纵目时,思绪飞得很远、很远。他并没有明说幽思因何而起,而是将笔荡开,于颔、颈二联画了四幅风景画。画面在“望”中一幅幅依次展开。先是一幅“方外寺”:阴森森的树林里,隐隐约约地...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