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sān
三
nián
年
zhěn
枕
shàng
上
wú
吴
zhōng
中
lù
路
qiǎn
遣
huáng
黄
ěr
耳
suí
随
jūn
君
qù
去
ruò
若
dào
到
sōng
松
jiāng
江
hū
呼
xiǎo
小
dù
渡
mò
莫
jīng
惊
ōu
鸥
lù
鹭
sì
四
qiáo
桥
jìn
尽
shì
是
lǎo
老
zi
子
jīng
经
xíng
行
chù
处
wǎng
辋
chuān
川
tú
图
shàng
上
kàn
看
chūn
春
mù
暮
cháng
常
jì
记
gāo
高
rén
人
yòu
右
chéng
丞
jù
句
zuò
作
gè
个
guī
归
qī
期
tiān
天
yǐ
已
xǔ
许
chūn
春
shān
衫
yóu
犹
shì
是
xiǎo
小
mán
蛮
zhēn
针
xiàn
线
céng
曾
shī
湿
xī
西
hú
湖
yǔ
雨
三年枕上吴中路。遣黄耳、随君去。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三年间我的梦魂时时飞向吴中故园路。我送只传信的黄犬,随你返回故土。若到松江呼唤小舟摆渡,切莫惊吓了鸥鸟白鹭。吴中四桥的河湾渡口,当年都是我常游的去处。我曾像王维描绘《辋川图》那样,细细品味吴中暮春景物,也常常吟诵王右丞的句。定个还乡的归期天公已应许,身上春衫还是小蛮的细针密线,曾浸湿了西湖依依的泪雨。
①伯固:苏轼诗友苏坚,字伯固,随苏轼在杭州三年。②黄犬:狗名。据《晋书·陆机传》载,陆机有犬名黄耳,陆机在洛阳时,曾将书信系在黄耳颈上,黄耳不但送到松江陆机家中,还带回了回信。这里用此典表示希望常通音信。③《辋川图》:唐王维于蓝田清凉寺壁上曾画《辋川图》。④小蛮:歌妓名。这里指苏轼侍妾朝云。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
这是首送人之作,作于公元1092年(元祐七年)。此词上阕抒写作者对苏坚归吴的羡慕和自己对吴中旧游的思念。用“黄犬”这一典故,表达出盼伯固回吴后及时来信。“呼小渡”数句细节传神,虚中寓实,给对方一种“伴你同行”的亲切感。下阕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惋惜,间接表达对官海浮沉的厌倦。就伯固之“归”,抒说自己之“归计”。在众多的送别词中苏轼的这首《青玉案》可谓别具一格。一方面作者为送客而作,一方面自己还客居他乡,是为“客”中送客之作。整首词中心在于一个“归”字,既是羡慕苏坚归吴中,亦是悲叹自己归梦难成。“作个归期天定许”一句,奇境...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