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月下独酌其二
tiān
天
ruò
若
bù
不
ài
爱
jiǔ
酒
jiǔ
酒
xīng
星
bù
不
zài
在
tiān
天
dì
地
ruò
若
bù
不
ài
爱
jiǔ
酒
dì
地
yīng
应
wú
无
jiǔ
酒
quán
泉
tiān
天
dì
地
jì
既
ài
爱
jiǔ
酒
ài
爱
jiǔ
酒
bù
不
kuì
愧
tiān
天
yǐ
已
wén
闻
qīng
清
bǐ
比
shèng
圣
fù
复
dào
道
zhuó
浊
rú
如
xián
贤
xián
贤
shèng
圣
jì
既
yǐ
已
yǐn
饮
hé
何
bì
必
qiú
求
shén
神
xiān
仙
sān
三
bēi
杯
tōng
通
dà
大
dào
道
yī
一
dòu
斗
hé
合
zì
自
rán
然
dàn
但
dé
得
jiǔ
酒
zhōng
中
qù
趣
wù
勿
wèi
为
xǐng
醒
zhě
者
chuán
传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汉族,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二十五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生活,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应山。直到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两年半,就赐金放还而去,然后飘荡四方的漫游生活。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