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méi
眉
gòng
共
chūn
春
shān
山
zhēng
争
xiù
秀
kě
可
lián
怜
zhǎng
长
zhòu
皱
mò
莫
jiāng
将
qīng
清
lèi
泪
shī
湿
huā
花
zhī
枝
kǒng
恐
huā
花
yě
也
rú
如
rén
人
shòu
瘦
qīng
清
rùn
润
yù
玉
xiāo
箫
xián
闲
jiǔ
久
zhī
知
yīn
音
xī
稀
yǒu
有
yù
欲
zhī
知
rì
日
rì
日
yǐ
倚
lán
阑
chóu
愁
dàn
但
wèn
问
qǔ
取
tíng
亭
qián
前
liǔ
柳
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阑愁,但问取、亭前柳。
柳眉是那样的秀美,只有妩媚的春山能与之比美,像惜它却皱得紧紧的。别让泪水打湿了花枝,使花儿也像人一样消瘦。因为知音难觅,她那清亮圆润的玉箫声已经很久听不到了。如果想知道她为什么每天倚着栏干发愁?那集问一问长亭前的柳树吧!
一落索:《词谱》卷五:欧阳修词,名《洛阳春》。张先词,名《玉连环》。辛弃疾词,名《一络索》。按贺铸词,有初见碧纱窗下绣句,名《窗下绣》。清吴绮词,名《玉联环》。毛本注云:《清真集》作《洛阳春》。按:《六一词》有《洛阳春》词,即此调,又名《玉联环》,皆北宋之旧名。《词统》作《一络索》。双调字。上、下阕各字句仄韵。共:介词,同、跟。春山:古诗中一般将美人的秀眉比喻为春山。春山:春天黄的山野。像怜:像惜。长皱:指经常愁眉不展。湿:沾湿,打湿。此句用李商隐《天涯》: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枝。及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恐花也、如人瘦:罗忼烈云:李清照《醉花阴》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程垓《江城梅花引》一夜被花憔悴损,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朱淑真《菩萨蛮》人怜花似旧,花比人应瘦,皆自清真句化出。清润:形容她吹萧时乐声清亮幽润。玉箫:玉制的箫,此处为箫的美称。闲久:闲置巳久,久未吹箫。知音:喻知心人。但:只。取:助词,表动态。亭:古代设于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舍。
来源:>> 来源:
这是一首写思妇闺情的小令。古代妇女,特别是一些贵家妇女,既不从事生产劳动,也没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终日闲居闺中,无所事事。人闲着,思维器官却不能闲着,伤春恨别,闺怨闺情,就占据了她的思想领域。唐宋词中就有不少作品是写这类题材的,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词的开始,首先刻画这位思妇的外貌。“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以青山比喻女子的眉毛,前人诗词中也常有,例如冯延巳《鹊踏枝》:“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但这只是客观的描写,美成在这首词中用了“争秀”二字,是说女子的眉在有意和春山比秀,而比的结果是眉比春山更秀。如果不用...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