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鸡鸣寺的野路

【作者】陈梦家 【朝代】现代
这是座往天上的路
夹着两行撑天的古树;
烟样的乌鸦在高天飞,
钟声幽幽向着北风追;
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
那儿是苍空,不是平地。

大海,我望见你的边岸,
山,我登在你峰头呼喊……
劫风吹没千载的城廓,
何处再有凤毛与麟角?
我要去,到那白云层里,
那儿是苍空,不是平地。

1932
标签:
诗题“鸡鸣寺的野路”中的“鸡鸣寺”,坐落在南京市解放门内的鸡笼山上,本系梁朝同泰寺故址,1387年(明朝洪武二十年)重建。
第一节,诗人抓住在“鸡鸣寺的野路”上见到的实景进行描述。鸡鸣寺坐落在鸡笼山上,所以这条“野路”是由低往高,诗人由此感到这是通往天上的路。鸡鸣寺是佛家弟子修身养性之地,寺院里的僧侣们度过了人生的苦海,与世无争,清心寡欲。诗人自然而然把这条路看成是通往天国的路。这样,他就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渗透进了这条野路,古树是“参天的”,乌鸦在“高天飞”,钟声向着“北风追”,这一切都使人们把视力投向高天,希望走在这条路... 百度百科>>
作者介绍
陈梦家(1911~1966),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曾用笔名陈慢哉,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在三十年代的诗名很大,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他16岁开始写诗。其诗先学徐志摩,后学闻一多。1929年10月,在《新月》杂志发表处女作新诗《那一晚》,引起诗坛瞩目。后又以“陈漫哉”为笔名发表大量新诗。1931年1月,编成《梦家诗集》,由新月书店出版。同年9月,又编成《新月诗选》出版。其诗重视表现“自我”,注重音韵和谐及整体匀称,善于吸收格律诗特点写自由诗,对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著有诗集《梦家诗集》、《不开花的春》、《铁马集》、《在前线》、《梦家诗存》、及其他学术研究等多种专著,是后期新月派享有盛名的代表诗人和重要成员。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