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齐安郡后池绝句
líng
菱
tòu
透
fú
浮
píng
萍
lǜ
绿
jǐn
锦
chí
池
xià
夏
yīng
莺
qiān
千
zhuàn
啭
nòng
弄
qiáng
蔷
wēi
薇
jǐn
尽
rì
日
wú
无
rén
人
kàn
看
wēi
微
yǔ
雨
yuān
鸳
yāng
鸯
xiāng
相
duì
对
yù
浴
hóng
红
yī
衣
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齐安郡:即黄州。唐代在天宝年间曾改州为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叶扁平,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下生须根,花白色。绿:此处作动词用,使动用法。锦池:即题中的齐安郡后池。啭:指鸟婉转地鸣叫。蔷薇:植物名。落叶灌木,茎细长,蔓生,枝上密生小刺,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长圆形,花白色或淡红色,有芳香,可供观赏。南朝梁江洪《咏蔷薇》: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尽日: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泛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于治,劳形竭智而无补于主。鸳鸯: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为中国特产珍禽之一。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毛传:鸳鸯,匹鸟也。红衣:指鸳鸯的彩色羽毛。宋祖可《菩萨蛮》词:鸳鸯如解语,对浴红衣去。
来源:>> 来源:
这是一首画面优美、引人入胜的小诗。它把读者引入一座幽静无人的园林,在蒙蒙丝雨的笼罩下,有露出水面的菱叶、铺满池中的浮萍,有穿叶弄花的鸣莺、花枝离披的蔷薇,还有双双相对的浴水鸳鸯。诗人把这些生机盎然、杂呈眼底的景物,加以剪裁,组合成诗,使人好似看到了一幅清幽而妍丽的画图。诗的首句“菱透浮萍绿锦池”和末句“鸳鸯相对浴红衣”,描画的都是池面景,点明题中的“后池”。次句“夏莺千啭弄蔷薇”,描画的是岸边景。这是池面景的陪衬,而从这幅池塘夏色图的布局来看,又是必不可少的。至于第三句“尽日无人看微雨”,虽然淡淡写来,却是极为关键的一句,它为整...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