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塞上听吹笛
xuě
雪
jìng
净
hú
胡
tiān
天
mù
牧
mǎ
马
huán
还
yuè
月
míng
明
qiāng
羌
dí
笛
shù
戍
lóu
楼
jiān
间
jiè
借
wèn
问
méi
梅
huā
花
hé
何
chù
处
luò
落
fēng
风
chuī
吹
yī
一
yè
夜
mǎn
满
guān
关
shān
山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雪化时入侵的胡兵悄然退还,月光照着戍楼羌笛悠扬舒缓。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试问那《梅花》会落向何处,它随风吹拂一夜落满了关山。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塞上:指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边塞。此诗题一作《塞上闻笛》,又作《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雪净: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牧马还:牧马归来。一说指敌人被击退。羌笛:羌族管乐器。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来源:>> 来源:
汪中《述学·内篇》说文里数目字有“实数”和“虚数”之分,近世学者进而谈到诗中颜色字亦有“实色”与“虚色”之分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高适(700-765),渤海蓨(今河北衡水市景县)人,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