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淡黄柳·咏柳
sān
三
mián
眠
wèi
未
xiē
歇
zhà
乍
dào
到
qiū
秋
shí
时
jié
节
yī
一
shù
树
xié
斜
yáng
阳
chán
蝉
gèng
更
yàn
咽
céng
曾
wǎn
绾
bà
灞
líng
陵
lí
离
bié
别
xù
絮
yǐ
已
wèi
为
píng
萍
fēng
风
juǎn
卷
yè
叶
kōng
空
qī
凄
qiè
切
cháng
长
tiáo
条
mò
莫
qīng
轻
zhé
折
sū
苏
xiǎo
小
hèn
恨
qiàn
倩
tā
他
shuō
说
jǐn
尽
piāo
飘
líng
零
yóu
游
yě
冶
zhāng
章
tái
台
kè
客
hóng
红
bǎn
板
qiáo
桥
kōng
空
jiàn
溅
qún
裙
rén
人
qù
去
yī
依
jiù
旧
xiǎo
晓
fēng
风
cán
残
yuè
月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絮已为萍风卷叶,空凄切。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三眠柳枝条还在风中飘荡,秋天就突然降临了。斜阳余晖洒在树梢上,树上寒蝉幽咽。经过灞陵离别,飞絮已经飘落水面成为浮萍,落叶被风吹卷,空留下悲凉凄切。不要轻易折断柳枝作离别,因为离别的怨恨还要由它来诉说,那些在章台游玩的人来来往往,如同飘零的柳枝一般。如今送别的红板桥上空空荡荡,游春浣裙的女子也已经离去,只留下清晓的风伴着残月。
①三眠:三眠柳,即柽柳(又名人柳)。此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摇曳,时时伏倒。《三辅故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眠三起。”②灞陵:即霸陵,汉文帝之墓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③苏小恨:喻与情人离别之怅恨。④倩:请、请求。⑤章台:此处指妓楼舞馆。⑥红板桥:红色木板的桥。 词中常代指情人分别之地。唐 《杨柳枝词》之四:“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晖。”⑦溅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典出《北齐书·窦泰传》。窦泰之母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浦裙,产子必易。”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后成为古代之风俗,谓女子有孕到河边洗裙,分娩必易。又,唐 《柳枝词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与商隐之弟李让山相遇相约,谓三日后她将“溅裙水上”来会。后以此典借指情人或情恋之事。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1655-1685),满族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家世显赫,清康熙大学士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自幼勤于修文习武,18岁中举,22岁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辑有《全唐诗选》和《词韵正略》。词集《侧帽集》问世,时年仅24岁。另有《饮水词》、《通志堂集》。擅书法,精于书画鉴赏。纳兰性德性澹泊,视功名权势如敝屣,视相府长子、御前侍卫的地位为难以解脱的束缚。纳兰性德在清初词坛上独树一帜,词风格近李煜,有清李后主之称。所写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百科详情>>
大家还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