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
chūn
春
guāng
光
tíng
亭
xià
下
liú
流
shuǐ
水
rú
如
jīn
今
hé
何
zài
在
yě
也
suì
岁
yuè
月
rú
如
suō
梭
bái
白
shǒu
首
xiàng
相
kàn
看
nǐ
拟
nài
奈
hé
何
gù
故
rén
人
zhòng
重
jiàn
见
shì
世
shì
事
nián
年
lái
来
qiān
千
wàn
万
biàn
变
guān
官
kuàng
况
lán
阑
shān
珊
cán
惭
kuì
愧
qīng
青
sōng
松
shǒu
守
suì
岁
hán
寒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往日春光亭下的流水,现在在哪里啊?日月如梭,我们头发都白了,打算怎么办啊!友人再一次相见,我已不能适应变化不测的世事。出仕的热情淡薄了,自愧不如青松,青松在寒时也能守住本色。
减字木兰花: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减兰。令:指赵晦之,名昶,海州人或涟水人,海州与涟水相邻。令:古代官名,知县,此时赵昶任高邮令。使君,非指太守,乃奉使官之意,故知赵令乃高邮令赵昶。梭:织布机上的部件,穿引很快。多用以比方往来迅速,如日月如梭。拟奈何:打算怎么办。官况阑珊:意谓出仕为官的热情淡漠了。况:况味,境况和情味。阑珊:衰落,即将残尽。青松守岁寒:指青松耐寒冷,终岁不凋。
来源:>> 来源:
上片“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是说词人早年与赵晦之相识在春光亭下,那亭下的流水已不知逝去到什么地方了,回忆起当年交友,情深谊厚。从此词的下文“岁月如梭。白 首相看拟奈何”看,“春光亭下”云云,当指第一次密州相见之时,那时词人刚四十岁,尚属壮年,至此时的第三次赠词,词人已是五十六岁,故得称“白首”,且时隔十六年,也与“岁月如梭”相合。下片:“故人相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词人在“故人”面前,倾诉着自己别后的仕宦坎坷经历,有如赵晦之早年的失官东武令和“三仕已之无喜愠”等遭遇,但自己则更为悲惨,“官况”可谓大起...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