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沁园春·忆黄山
sān
三
shí
十
liù
六
fēng
峰
sān
三
shí
十
liù
六
xī
溪
zhǎng
长
suǒ
锁
qīng
清
qiū
秋
duì
对
gū
孤
fēng
峰
jué
绝
dǐng
顶
yún
云
yān
烟
jìng
竞
xiù
秀
xuán
悬
yá
崖
qiào
峭
bì
壁
pù
瀑
bù
布
zhēng
争
liú
流
dòng
洞
lǐ
里
táo
桃
huā
花
xiān
仙
jiā
家
zhī
芝
cǎo
草
xuě
雪
hòu
后
chūn
春
zhèng
正
qǔ
取
cì
次
yóu
游
qīn
亲
céng
曾
jiàn
见
shì
是
lóng
龙
tán
潭
bái
白
zhòu
昼
hǎi
海
yǒng
涌
cháo
潮
tóu
头
dāng
当
nián
年
huáng
黄
dì
帝
fú
浮
qiū
丘
yǒu
有
yù
玉
zhěn
枕
yù
玉
chuáng
床
hái
还
zài
在
bù
不
xiàng
向
tiān
天
dōu
都
yuè
月
yè
夜
yáo
遥
wén
闻
fèng
凤
guǎn
管
cuì
翠
wēi
微
shuāng
霜
xiǎo
晓
yǎng
仰
pàn
盼
lóng
龙
lóu
楼
shā
砂
xué
穴
zhǎng
长
hóng
红
dān
丹
lú
炉
yǐ
已
lěng
冷
ān
安
dé
得
líng
灵
fāng
方
wén
闻
zǎo
早
xiū
修
shuí
谁
zhī
知
cǐ
此
wèn
问
yuán
原
tóu
头
bái
白
lù
鹿
shuǐ
水
pàn
畔
qīng
青
niú
牛
三十六峰,三十六溪,长锁清秋。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悬崖峭壁,瀑布争流。洞里桃花,仙家芝草,雪后春正取次游。亲曾见,是龙潭白昼,海涌潮头。当年黄帝浮丘。有玉枕玉床还在不。向天都月夜,遥闻凤管,翠微霜晓,仰盼龙楼。砂穴长红,丹炉已冷,安得灵方闻早修。谁知此,问原头白鹿,水畔青牛。
黄山层峦叠峰,千峰竞秀,溪流纵横,云峰烟溪,景色清幽,常年清凉如秋。面对黄山,但见孤峰绝顶之上,云烟竞秀,悬崖峭壁之上,瀑布竞相流泻。炼丹峰的炼丹洞中,相传有形似桃花的灵异石,轩辕峰下的彩芝源,相传曾是轩辕黄帝采灵芝的地方,所以在初春正月,雪后天晴之时,我便开始乘兴踏雪游山了。我曾亲眼看见白日里的白龙潭潭水,犹如雷霆骤击,汹涌腾越,又如同海潮翻滚白浪升空。当年黄帝和浮丘公栖游黄山时用过的玉枕、玉床等卧具不知还在不在。月夜面对天都峰举目凝望之时,远远地听到远处传来的凤箫之声。在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晨光微曦之际,远望希望能见到浮现于高空的龙楼。当年浮丘公提炼丹砂的石穴之色,虽色依旧长红不衰,可是炼丹炉中的炉火燃尽,丹炉早已经冷却了,又怎样才能趁早得到灵丹仙方,修炼成仙呢?又有谁知道答案呢?看来只有去问那源头的白鹿和水畔的青牛了。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孤馆灯青》为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等变体。三十六:约计之词,极言其多。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绝顶:山之最高峰。云烟:云雾,烟雾。竞秀:争比秀丽。悬崖峭壁:陡峭的山崖。瀑布: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争流:竞相流泻。仙家:仙人所住之处。春正:正月。取次:亦作取此。谓次第,一个挨一个地;挨次。白昼:白天。潮头:潮水的浪峰。当年:往年;昔年。黄帝:古帝名,传说是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又居姬水,因改姓姬。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以土德王,土色黄,故日黄帝。浮丘:即浮丘公。玉床:玉制或饰玉的床。月夜:有月光的夜晚。遥闻:远远地听到。凤管:笙箫或笙箫之乐的美称。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霜晓:霜晨。有霜的早晨。灵方:犹仙方。神仙赏赐的药饵。闻早:趁早;赶早。
来源:>> 来源:
黄山,是驰名中外的风景区是中国名山之一。本名黟山,因传说为黄帝栖真飞升之地,故唐代改名黄山。黄山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胜,被称为黄山四绝。在宋词中,写黄山的作品不是很多,而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只有汪莘这首词,可谓不可多得。在这首词中,作者仿佛在读者面前打开一座神界仙山,想象丰富,情思变化多端,笔触多样,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千姿百态的秀丽景色,使人应接不暇。词的上片,描写黄山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的壮丽风光。下片则以动人的神话传说写黄山的奇情异彩。从起句开篇,词人即纵笔挥洒,连刷三句,整体上绘出黄山雄伟瑰丽的画面:“...
古诗文网>>
王炎午的词,仅存这一首,初见于《元草堂诗馀》卷下。王炎午是文天祥的同乡,临安陷落后,他尽出家资,以助军饷;文天祥被俘后,他作了“生祭文”。激励文天祥死节,自己也成了南宋的遗民。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全词借伤春感怀,表达故国之痛。词的上片从春景入笔。以较多文字写春光骀荡。游人如醉;下片则转写感慨,抒发目前情怀。词的上片由三层内容组成。起三句为一层,总写春色明媚。作者选取杏与柳作为描绘春光的代表。杏、柳都含有春的诗意。“脸”“芽”在这里作动词,是说杏花欲露脸。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而作者在写春光之前,先着一句“...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