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起首一句径直点题。“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形容亭在绝顶,既高且小,从远处遥望,若隐若现;这是紧扣题中“绝顶小亭”来写的。危,高也;危亭即高亭,因为亭基在弁山绝顶,这是吴兴地区的最高峰。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千峰上”之感。独登小亭,无人共赏,只有万里横江而过的波浪,渺茫无边无际。上片末两句倒装,一则说北方大片失地,山河破碎,不堪赏玩;二则说因主战派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击,已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失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万里”,喻其广远,指吴兴以北直至沦陷了的中原地...
古诗文网>>
此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作者去任隐居吴兴卞山时 ,为作者登临卞山绝顶亭有感而发之作。词中抒发了作者归居后既旷达超迈又不免孤寂惆怅的矛盾情怀。起首一句径直点题。危亭,《说文》:“危 ,在高而惧也。”此言亭之高,应题目的“绝顶”,绝顶亭就是因所在位置之高而命名。缥缈,隐隐约约,亦因其高而之似可见似不可见,应题目中的“小亭”。第二句由亭而写到人,应题目的“登”字。由于小亭位于“绝顶”,故登亭之人有在“千峰上”之感。这年作者已经五十九岁,看来登上绝顶亭不会是一个人来 。从下文“少年豪放,...
诗词名句网>>
作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