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辨奸论
shì
事
yǒu
有
bì
必
zhì
至
lǐ
理
yǒu
有
gù
固
rán
然
wéi
惟
tiān
天
xià
下
zhī
之
jìng
静
zhě
者
nǎi
乃
néng
能
jiàn
见
wēi
微
ér
而
zhī
知
zhù
著
yuè
月
yùn
晕
ér
而
fēng
风
chǔ
础
rùn
润
ér
而
yǔ
雨
rén
人
rén
人
zhī
知
zhī
之
rén
人
shì
事
zhī
之
tuī
推
yí
移
lǐ
理
shì
势
zhī
之
xiāng
相
yīn
因
qí
其
shū
疏
kuò
阔
ér
而
nán
难
zhī
知
biàn
变
huà
化
ér
而
bù
不
kě
可
cè
测
zhě
者
shú
孰
yǔ
与
tiān
天
dì
地
yīn
阴
yáng
阳
zhī
之
shì
事
ér
而
xián
贤
zhě
者
yǒu
有
bù
不
zhī
知
qí
其
gù
故
hé
何
yě
也
hào
好
wù
恶
luàn
乱
qí
其
zhōng
中
ér
而
lì
利
hài
害
duó
夺
qí
其
wài
外
yě
也
xī
昔
zhě
者
shān
山
jù
巨
yuán
源
jiàn
见
wáng
王
yǎn
衍
yuē
曰
wù
误
tiān
天
xià
下
cāng
苍
shēng
生
zhě
者
bì
必
cǐ
此
rén
人
yě
也
guō
郭
fén
汾
yáng
阳
jiàn
见
lú
卢
qǐ
杞
yuē
曰
cǐ
此
rén
人
dé
得
zhì
志
wú
吾
zǐ
子
sūn
孙
wú
无
yí
遗
lèi
类
yǐ
矣
zì
自
jīn
今
ér
而
yán
言
zhī
之
qí
其
lǐ
理
gù
固
yǒu
有
kě
可
jiàn
见
zhě
者
yǐ
以
wú
吾
guān
观
zhī
之
wáng
王
yǎn
衍
zhī
之
wéi
为
rén
人
róng
容
mào
貌
yán
言
yǔ
语
gù
固
yǒu
有
yǐ
以
qī
欺
shì
世
ér
而
dào
盗
míng
名
zhě
者
rán
然
bù
不
zhì
忮
bù
不
qiú
求
yǔ
与
wù
物
fú
浮
chén
沉
shǐ
使
jìn
晋
wú
无
huì
惠
dì
帝
jǐn
仅
dé
得
zhōng
中
zhǔ
主
suī
虽
yǎn
衍
bǎi
百
qiān
千
hé
何
cóng
从
ér
而
luàn
乱
tiān
天
xià
下
hū
乎
lú
卢
qǐ
杞
zhī
之
jiān
奸
gù
固
zú
足
yǐ
以
bài
败
guó
国
rán
然
ér
而
bù
不
xué
学
wú
无
wén
文
róng
容
mào
貌
bù
不
zú
足
yǐ
以
dòng
动
rén
人
yán
言
yǔ
语
bù
不
zú
足
yǐ
以
xuàn
眩
shì
世
fēi
非
dé
德
zōng
宗
zhī
之
bǐ
鄙
àn
暗
yì
亦
hé
何
cóng
从
ér
而
yòng
用
zhī
之
yóu
由
shì
是
yán
言
zhī
之
èr
二
gōng
公
zhī
之
liào
料
èr
二
zi
子
yì
亦
róng
容
yǒu
有
wèi
未
bì
必
rán
然
yě
也
jīn
今
yǒu
有
rén
人
kǒu
口
sòng
诵
kǒng
孔
lǎo
老
zhī
之
yán
言
shēn
身
lǚ
履
yí
夷
qí
齐
zhī
之
xíng
行
shōu
收
zhào
召
hǎo
好
míng
名
zhī
之
shì
士
bù
不
dé
得
zhì
志
zhī
之
rén
人
xiāng
相
yǔ
与
zào
造
zuò
作
yán
言
yǔ
语
sī
私
lì
立
míng
名
zì
字
yǐ
以
wéi
为
yán
颜
yuān
渊
mèng
孟
kē
轲
fù
复
chū
出
ér
而
yīn
阴
zéi
贼
xiǎn
险
hěn
狠
yǔ
与
rén
人
yì
异
qù
趣
shì
是
wáng
王
yǎn
衍
lú
卢
qǐ
杞
hé
合
ér
而
wéi
为
yī
一
rén
人
yě
也
qí
其
huò
祸
qǐ
岂
kě
可
shèng
胜
yán
言
zāi
哉
fū
夫
miàn
面
gòu
垢
bù
不
wàng
忘
xǐ
洗
yī
衣
gòu
垢
bù
不
wàng
忘
huàn
浣
cǐ
此
rén
人
zhī
之
zhì
至
qíng
情
yě
也
jīn
今
yě
也
bù
不
rán
然
yī
衣
chén
臣
lǔ
虏
zhī
之
yī
衣
shí
食
quǎn
犬
zhì
彘
zhī
之
shí
食
qiú
囚
shǒu
首
sàng
丧
miàn
面
ér
而
tán
谈
shī
诗
shū
书
cǐ
此
qǐ
岂
qí
其
qíng
情
yě
也
zāi
哉
fán
凡
shì
事
zhī
之
bù
不
jìn
近
rén
人
qíng
情
zhě
者
xiān
鲜
bù
不
wèi
为
dà
大
jiān
奸
tè
慝
shù
竖
diāo
刁
yì
易
yá
牙
kāi
开
fāng
方
shì
是
yě
也
yǐ
以
gài
盖
shì
世
zhī
之
míng
名
ér
而
jì
济
qí
其
wèi
未
xíng
形
zhī
之
huàn
患
suī
虽
yǒu
有
yuàn
愿
zhì
治
zhī
之
zhǔ
主
hǎo
好
xián
贤
zhī
之
xiāng
相
yóu
犹
jiāng
将
jǔ
举
ér
而
yòng
用
zhī
之
zé
则
qí
其
wèi
为
tiān
天
xià
下
huàn
患
bì
必
rán
然
ér
而
wú
无
yí
疑
zhě
者
fēi
非
tè
特
èr
二
zi
子
zhī
之
bǐ
比
yě
也
sūn
孙
zi
子
yuē
曰
shàn
善
yòng
用
bīng
兵
zhě
者
wú
无
hè
赫
hè
赫
zhī
之
gōng
功
shǐ
使
sī
斯
rén
人
ér
而
bù
不
yòng
用
yě
也
zé
则
wú
吾
yán
言
wèi
为
guò
过
ér
而
sī
斯
rén
人
yǒu
有
bù
不
yù
遇
zhī
之
tàn
叹
shú
孰
zhī
知
huò
祸
zhī
之
zhì
至
yú
于
cǐ
此
zāi
哉
bù
不
rán
然
tiān
天
xià
下
jiāng
将
bèi
被
qí
其
huò
祸
ér
而
wú
吾
huò
获
zhī
知
yán
言
zhī
之
míng
名
bēi
悲
fū
夫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人人知之。人事之推移,理势之相因,其疏阔而难知,变化而不可测者,孰与天地阴阳之事。而贤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恶乱其中,而利害夺其外也!昔者,山巨源见王衍曰:“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阳见卢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孙无遗类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见者。以吾观之,王衍之为人,容貌言语,固有以欺世而盗名者。然不忮不求,与物浮沉。使晋无惠帝,仅得中主,虽衍百千,何从而乱天下乎?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而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今有人,口诵孔、老之言,身履夷、齐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与造作言语,私立名字,以为颜渊、孟轲复出,而阴贼险狠,与人异趣。是王衍、卢杞合而为一人也。其祸岂可胜言哉?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竖刁、易牙、开方是也。以盖世之名,而济其未形之患。虽有愿治之主,好贤之相,犹将举而用之。则其为天下患,必然而无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孙子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使斯人而不用也,则吾言为过,而斯人有不遇之叹。孰知祸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将被其祸,而吾获知言之名,悲夫!
二 事情的发展有必然如此的原因,情理有原本如此的根源。只有天下最冷静的有修养的人,才能从细微的变化中预知发展的结果。月亮周围起晕,将要刮风,屋柱石础返潮,将要下雨,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人世间事情的发展变化,道理情势的相互因循,其空疏难知、变化莫测的程度,怎能与天地阴阳之事相比呢?而贤能的人也有不知道的,那是什么缘故呢?是爱憎的感情扰乱了他们的思想,利害得失的考虑影响了他们的行为。 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后,就说:“将来贻害天下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郭子仪见到卢杞后,就说:“这个人如果得志,我的子孙就会一个也留不下来。”从今天的情况分析起来,那道理确实是可以预见的。依我看来,王衍这个人,容貌言语方面,确实有欺世盗名的地方,然而,他不忌恨别人,不妄求,只是随波逐流,假使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呆子,哪怕仅是一个一般的君主,即使有千百个像王衍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把天下搞乱呢?卢杞的奸险,固然足以败坏国家,但是他不学无术,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谈不足以欺世,如果不是遇到鄙陋昏庸的唐德宗,又怎么会得到重用呢?由此说来,山、郭二公对王、卢二人的预言,或许也未必一定如此。 现在有个人,口中说着孔子、老子的话,亲身实践着伯夷、叔齐的行为,招纳一些沽名钓誉之士和不得志的人,共同制造舆论、自我标榜,(把自己)说成是颜渊再世孟轲复生,实际上却居心叵测,阴险狠毒,与一般人的志趣不同。这人是把王衍、卢杞合于一身了,他造成的祸害难道可以用语言形容吗?面孔脏了不忘洗脸,衣服脏了不忘洗衣服,这是人之常情。现在(这个人)却不是这样,穿奴仆穿的衣服,吃猪狗吃的食物,头发蓬乱像囚徒一样,满面灰尘像居丧一样,却大谈诗书,这难道是他的真性情吗?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人,很少不成为大奸大恶的,竖刁、易牙、开方就是这样的人。用盖世的好名声,来促成他尚未形成的祸患,虽然有想把国家治好的君主,爱好贤才的宰相,还是会举荐他,任用他的。那么他成为天下的祸患,将是必然而没有疑问的,这就不只是王、卢二人所能比得上的了。 孙子说:“善于用兵的人,并无显赫的功勋。”假使这人不被重用,那么我的话就说错了,而这个人会有怀才不遇的感叹。谁能知道祸患将会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呢?假使不是这样的,(他受到了重用)天下将要遭受到他的祸害,而我会获得能见微知著、察言识人的美名,那就太可悲了。
①静者:指能够冷静地观察周围事物而做出合理结论的贤人。②天地阴阳之事:指自然现象。古人认为自然界有阴阳二气,二气交互发生作用,便产生了形形色色的自然变化。③贤者:旧说以为是影射欧阳修。据史书记载,曾巩曾向欧阳修推荐王安石的文章,欧阳修大加赞赏,并帮助王安石考取了进士。④山巨源:山涛(205—283),字巨源,晋初人,任吏部尚书,为当时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喜好评论人物,对王衍的评价不高。王衍(256—311):字夷甫,晋初人,任尚书令、太尉。衍有盛才,常自比子贡。当时晋室诸王擅权,他周旋于诸王间,唯求自全之计,后死于战乱之中。⑤郭汾阳:即郭子仪(697—781),唐华州(今属陕西)人,累官至太尉、中书令,曾平定安史之乱,破吐蕃,以一身系国家安危者二十年,后封为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卢杞:字子良,唐滑州(今河南滑县一带)人,唐德宗时任宰相,搜刮民财,排斥异己。杞相貌丑陋,好口辩。后被贬职死于外地。⑥忮(zhì):嫉恨。⑦惠帝:晋惠帝(290—306在位),晋开国君主司马炎之子,以痴呆闻名。他在位时不理朝政,大权旁落,终导致“八王之乱”,晋室随之衰败。⑧眩(xuàn):通“炫”,惑乱。⑨德宗:唐德宗(780—805在位),唐代晚期的庸君,他削去郭子仪的兵权,重用卢杞,导致朝政紊乱。
来源:古诗文网>> 来源:古诗文网
把《辨奸论》全文连贯起来看,在写作目的上,作者确有所指,而所指的具体人物,作者又未点明。我们也没有必要进行烦琐考证。仅就立意谋篇上来说,本文确属古文中的名篇。作者提出的“见微知著”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要轻视小事情,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积累而成的。“防微杜渐”早就是古人奉为圭臬的名言。正如清人吴楚材所说:“见微知著,可为千古观人之法。”本文突出的成功之处在于谋篇。文章开始先将天象和人事进行比较,指出了人事比天象更难掌握,并说明这是由于“好恶”和“利害”所形成的必然结果。言之有理,持之有故,不能不令人首肯。接着...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至和、嘉祐间,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所著《衡论》《权书》等二十二篇,士大夫争传之。宰相韩琦奏于朝,除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年五十八岁。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百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