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百度汉语App
名师好课免费看

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xì
细
tīng
听
chūn
春
shān
山
dù
杜
yǔ
宇
tí
啼
yī
一
shēng
声
shēng
声
shì
是
sòng
送
xíng
行
shī
诗
cháo
朝
lái
来
bái
白
niǎo
鸟
bèi
背
rén
人
fēi
飞
duì
对
zhèng
郑
zi
子
zhēn
真
yán
岩
shí
石
wò
卧
chèn
趁
táo
陶
yuán
元
liàng
亮
jú
菊
huā
花
qī
期
ér
而
jīn
今
kān
堪
sòng
诵
běi
北
shān
山
yí
移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朝来白鸟背人飞。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而今堪诵北山移。
听到春明杜鹃一声声啼叫,既是为言送行,又是盼言早日归来。早上飞来的白鸟似乎是在责怪言违背誓言与其分离。言当初想效仿郑子真,陶渊明终老田园,对着岩石坐卧,学陶元亮赏菊。现在言出仕做官,恐怕要被人用《北明移文》来耻笑了。
杜宇:又名杜鹃、子规,鸟名。鸣声凄历,能使旅客起思乡之念。白鸟:水鸟。上句的杜宇的送行诗与这句的白鸟背人飞,都是不忍相别的意思。白鸟背人飞尚含有返回的象征。郑子真:汉时谷口人。陶元亮:陶渊明名元亮。《北明移》:即《北明移文》。
来源:>> 来源:
上片写景,借鸟语传情辛弃疾对他的重新出任,并没有一般失意文人在偶然得意时的那种“春风得意马啼疾”的快感。相反,他写了这样一个开头:“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当他在春山间行走时侧耳倾听,杜鹃鸟一声声长啼,很有抒情意味,仿佛是为他而写下的抒情诗一样。然而杜鹃的啼鸣,古人都以其声如“不如归去”,能动旅客怀归之思。那么作者只见它送行的殷勤,不觉它劝归的意思,显然是在装糊涂。这里说“送行”,是嘱他别忘归来之意,表达了作者未出行即思归乡的心境。末句突然一个反顿:“朝来白鸟背人飞。”借白鸟见他出山,就因怨愤背飞而去来显化自己的矛盾心情...
古诗文网>>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百科详情>>